国产福利资源在线-国产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-国产妇乱子伦视频免费-国产妇女性爽视频-久久本道综合色狠狠五月-久久波多野结衣

當前位置:首頁>廉潔文化>學習活頁

《學習活頁》2021第12期:信貸審批權不是謀私籌碼

來源:本站原創 日期:2021-05-07

  近日,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煙臺銀行原黨委副書記、董事、行長石學東案的剖析。石學東把信貸審批權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籌碼,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,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。2020年12月29日,石學東因犯受賄罪、違法發放貸款罪,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。

  金融領域利益和資源相對集中,是面臨腐敗風險挑戰的重點領域之一。金融領域一把手,在人權、事權、財權方面都有較大的話語權和支配權,容易出現權力濫用,“借錢揩油”。石學東在擔任一把手期間,利用職務便利,為14個單位或個人在銀行貸款辦理、不良資產處置、親屬就業等方面謀取利益,信貸審批權等銀行掌握的核心權力成為其錢權交易的“籌碼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石學東案并非偶然,單其所在的煙臺銀行,就有原董事長莊永輝,原副行長李永平,原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葉文君等多名高管先后被查。而去年以來,中信銀行原行長孫德順等多名金融領域一把手接受審查調查、受到黨紀政務處分,涉及開發性金融機構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、股份制商業銀行、城市商業銀行、農村信用社等單位。

  金融領域違紀違法行為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,不但會嚴重破壞金融單位的政治生態,還可能危及金融安全、市場穩定。2016年12月,石學東在明知承貸主體與貸款使用人不相符的情況下,伙同時任煙臺銀行龍口支行行長陳某甲,違法發放三筆貸款共計2億元,其中近億元貸款本金及利息逾期,直到一審判決時都未收回。不僅對金融領域的有序發展造成嚴重破壞,也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惡劣影響。我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對貸款的基本規則作出了明確規定,石學東能輕而易舉地完成違規放貸,不僅暴露出金融領域的制度規范存在一定漏洞,也反映出金融領域一把手的權力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監督和制約。

 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命脈,關系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。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,要持續壓實金融管理部門、監管機構和地方黨委、政府主體責任,做好金融反腐和處置金融風險統籌銜接,強化金融領域監管和內部治理。要做到制約和監督并行,使權力運行的每一環節都受到制約和監督。金融腐敗案件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,在揪出“碩鼠”時也要注意護好“玉盤”,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,維護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做好服務保障。(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2021年02月23日 第02版)

      

責任編輯:白紀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