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的一生,可以概括為‘兩本賬’:一本是組織給予我的榮譽賬,一本是我的缺點錯誤賬。榮譽賬是對我的激勵和鞭策,缺點錯誤賬可以讓自己警鐘長鳴。”近日,89歲的老黨員、原武漢軍區空軍司令部機要處處長劉忠信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。真正的共產黨人,敢于面對錯誤,勇于在改正錯誤中成長。
70年堅持“記過”,只為更好地糾正錯誤、改造自我。1950年,劉忠信奉命參加改造國民黨軍的起義連隊,一天一名起義的舊軍官酒后與士兵發生爭吵,并辱罵士兵。作為連軍事代表,劉忠信覺得舊軍官是酒后失言,就沒有旗幟鮮明地進行批評,也沒有嚴格執行部隊紀律。上級知道后,對他進行了嚴肅批評。從此,對于缺點錯誤,不論大小,劉忠信一律上賬,目的是從中汲取教訓,讓錯事變好事。后來,問題少了,他又增記了榮譽賬。記失誤,對照改正;記榮譽,激勵向前——賬本換了一本又一本,劉忠信一直堅持記錄兩種賬。劉忠信活到老、糾錯到老、改造到老,一直保持思想長青、道德純潔、黨性閃光。
“一喜有錯誤,痛改便光明”。記錄錯誤是為了追求上進,改正錯誤是為了獲得光明。在一次座談會上,有人對周恩來說:“總理,你給我們寫一本書吧!”周恩來笑了笑回答:“如果我寫書,我就寫我一生的錯誤。”他停了停接著說:“這可不是盧梭的《懺悔錄》,而是要讓活著的人都能從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。”周恩來嚴于律己,制定了《我的修養要則》,一輩子不怕面對錯誤,勇于檢視自我、省視自我、升華自我。這不僅沒有降低他的形象,反而讓他愈加高大、愈加充滿人格魅力、愈加富有黨性光輝。
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。黨員干部有缺點和錯誤并不可怕,關鍵在如何面對。鄧小平說過,要“把錯誤變成肥料”,這是對待錯誤的正確態度和方法。敢于暴露自己的“尾巴”,勇于把錯誤擺出來,實現從“吃一塹”到“長一智”的轉化,錯誤就會成為我們干事創業、立德修身的營養劑,到最后我們身上的那個“黑點”,就會像劉忠信那樣,變成無數個紅色事跡,也讓我們擁有更加純潔、更加純粹的人生。
“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黨員干部應始終保持“檢身若不及”的自覺,堅持刀刃向內、修正錯誤,時時刻刻嚴審視、永不停息去雜質、持續不斷提品質,以此獲得強大的人格力量、真理力量。(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2021年07月13日 第02版)